期刊简介

               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97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308/R

邮发代号: 46-21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3-9783
  • 国内刊号:44-130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
  • 微滤-超滤法精制苦参水煎液的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微滤与超滤联用技术精制苦参水煎液的工艺,并与醇沉法作对比.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参总黄酮的含量,通过选择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作为清洗剂清洗膜.结果微滤与超滤联用技术处理的苦参水煎液的除杂率及有效成分得率均优于醇沉法,且微滤-超滤法常温下操作,周期短,膜的清洗方便.结论微滤与超滤法联用技术可替代传统的醇沉法精制苦参水煎液.......

    作者:高红宁;金万勤;郭立玮 刊期: 2009- 06

  • 关黄柏提取纯化过程中生物碱转移率的考察

    目的对关黄柏提取纯化过程中生物碱的转移率进行考察,以确定佳精制工艺.方法采用AB-8型大孔树脂对关黄柏生物碱进行纯化,以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为指标,采用HPLC对醇提液、上柱液及洗脱液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佳工艺为8倍量7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转移率可达83.75%;上柱液(调pH=8并离心)浓度为0.1g/mL的转移率达到80%左右;上柱液浓度为0.1g/mL时洗脱液中生物碱的转......

    作者:陈国留;刘东辉;张琼丹;黄海珍;吴碧玉;魏刚 刊期: 2009- 06

  • 正交试验优选枳实中新橙皮苷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枳实中新橙皮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新橙皮苷含量为指标,考察溶剂浓度、溶剂用量、回流时间、回流次数对枳实中新橙皮苷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提取次数为影响枳实中新橙皮苷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提取工艺为6倍量的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提取率高.......

    作者:黄爱华;曾元儿;迟玉广;陈海丰 刊期: 2009- 06

  • 气相色谱法测定兔房水及灌流液中冰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量兔房水中及离体角膜灌流接收池中的冰片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以萘为内标,乙酸乙脂萃取样本;色谱条件:OV-1701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10℃;柱温:130℃;FID温度:250℃;载气:氮气,3.0psi;氢气:45mL/min;空气:450mL/min;分流比:10:1.结果龙脑和异龙脑分离良好,龙脑和异龙脑在浓度0.2~20μg/mL之间与内标峰面积之比线性良好,R~2......

    作者:伍海涛;唐由之;王宁生 刊期: 2009- 06

  • 磷酸川芎嗪大鼠鼻腔给药靶向脑部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评价磷酸川芎嗪(TMPP)经大鼠鼻腔给药后的脑部药动学特性.方法大鼠鼻腔给予或静脉注射TMPP10mg·kg~(-1)后,利用微透析技术进行脑部药动学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析液样品中TMPP的浓度,用Das2.0药动学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鼻腔给药和静注给药后TMPP在脑部的吸收均符合一室模型,TMPP鼻腔给药吸收快,迅速入脑,且在脑部的停留时间更长;AUC_(0-∞分别为(698.......

    作者:晏亦林;叶勇;周莉玲 刊期: 2009- 06

  • 狭基线纹香茶菜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目的对狭基线纹香茶菜Isodonlophanthoidesvar.gerardianu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现代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经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狭基线纹香茶菜中分离得到五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2α,3α,24-三羟基乌苏酸(1)、迷迭香酸(2)、迷迭香酸甲酯(3)、咖啡酸(4)、阿魏酸(5).结论化合物1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邓洁薇;张翠仙;林朝展;熊天琴;祝晨蔯 刊期: 2009- 06

  • 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检索1978~2008年医药学期刊,收集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病案120例;在构建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类型多样,其中以溶血反应数量多,共32例,构成比为21.33%;其余依次为皮肤损害31例(20.67%),循环系统损害24例(16%),呼吸系统损害19例(12.67%),消化系统损害17......

    作者:吴嘉瑞;张冰 刊期: 2009- 06

  • 诱导大鼠产生脑缺血耐受的时间剂量探讨

    目的探讨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产生的缺血预处理时间剂量.方法采用前脑一局灶脑缺血耐受模型,短暂性阻断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前脑缺血预处理,72h后行后一次局灶性脑缺血2h(中动脉栓塞,MCAO),脑缺血预处理时间剂量分别为10min、20min,通过测定脑梗死面积百分率,探讨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产生的佳缺血预处理时间剂量.结果10min和20min短暂的脑缺血预处理均可以保护大脑抵御下次严重的缺血,使缺血梗死......

    作者:方晓艳;白明;李建平;孙建宁;苗明三 刊期: 2009- 06

  • 我国现代中药创新研发成就概述

    作者以多年参加国家中药新药审评之见闻和长期的积累,以及对不断涌现的创新中药信息的归纳提炼,对我国现代中药创新研究的成就作了较全面的述评.认为我国中药新药研发以传承为本,创新为出路,内容极为丰富,成绩斐然.......

    作者:蔡定国 刊期: 200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