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97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308/R

邮发代号: 46-21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3-9783
  • 国内刊号:44-130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2001年第2期文章
  • 分煎与合煎清胃散中芍药苷含量变化的比较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古方清胃散分煎与合煎中牡丹皮的有效成分芍药苷。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以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表明,分煎剂中的芍药苷含量为0.20%,合煎剂中芍药苷含量为0.18%,说明两种煎剂中芍药苷的含量无明显差别。......

    作者:范宋玲;涂瑶生;刘法锦 刊期: 2001- 02

  • 益血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为了控制益血胶囊产品质量,建立了鹿衔草、丹参、万丈深的质控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血胶囊中鹿衔草、丹参、万丈深进行了定性鉴别;并用薄层扫描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5~2.5μg,平均回收率97.90%,RSD为1.16%。结论:方法专属、灵敏、重现性好。可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孟芹;金永清;杨穆枢 刊期: 2001- 02

  • 西洋参参须废渣中参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目的:从提取西洋参皂苷后的参须废渣中进行西洋参多糖提取的可行性研究和测定。方法:采用酶解技术和乙醇等方法脱色处理参多糖,用酚-硫酸法测定活性多糖的含量;元素分析仪测无机元素的含量;原子荧光光度计测重金属的含量。结果:参须中的西洋参多糖得率与主根中多糖的得率相近,以干燥品计算在11.7%左右,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重金属分析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在西洋参参须废渣中提取西洋参多糖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张仁权;吕洁平;程怡 刊期: 2001- 02

  • 万应灭痛膏质量标准研究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万应灭痛膏中薄荷脑、水杨酸甲酯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99.9%,RSD分别为0.4%、0.2%。......

    作者:莫结丽;陈浩桉;张文光 刊期: 2001- 02

  • 抗感祛毒灵冲剂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考查因煎煮时间、次数等因素的不同,对黄连与大黄共煎时主要有效成分变化的影响,筛选佳提取工艺。方法:运用正交法筛选工艺,薄层扫描测定有效成分含量。结果:提取盐酸小檗碱的佳方案为A2B2C1D1,即煎煮时间2.5 h,煎煮次数3次,加水量18倍,浸泡时间3h。结论:控制煎煮次数与加水量将有利于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

    作者:钟海洛;廖菁 刊期: 2001- 02

  • 决明降脂颗粒中决明子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考察决明子的提取工艺研究。方法:以结合蒽醌的提取率和保留率为指标,对决明子提取、浓缩和干燥的方式进行了筛选。结果:终确定其提取工艺为决明子粗粉,用60%乙醇提取3次,提取液经减压薄膜浓缩、喷雾干燥得浸膏粉。结论:该工艺能较多地保留有效成份,工艺时间短,较易实现工业化大生产的减压薄膜浓缩。......

    作者:林洁茹;周华 刊期: 2001- 02

  • 川参通注射液对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川参通注射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8例未行川参通注射治疗(N组,对照组)、21例川参通注射液治疗无效(F组)和10例曾接受川参通治疗有效而复发(R组)的手术摘除之前列腺增生标本,检测其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结果:F组中间质EGF和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P......

    作者:蒋立城;潘红;马乃绪;李涌 刊期: 2001- 02

  • 理科复方虫草口服液对放、化疗恶性肿瘤患者的辅助性治疗作用

    目的:研究复方虫草口服液对放、化疗期间或放、化疗后肿瘤患者的辅助性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35例肺脾肾虚患者,分为治疗组19例,服用复方理科虫草口服液;对照组16例,服用贞芪冲剂。从临床症状、血象(白细胞总数,中性分类)、免疫功能变化、体力状况改变四方面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虫草组治疗前WBC数为(2.91±0.69)×109/L,治疗后WBC数上升至4×109/L以上的时间为(16.32......

    作者:林丽珠;周岱翰;陈锐深;陈玉琨;吴玉生;李永浩 刊期: 2001- 02

  • 芪龙胶囊治疗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芪龙胶囊治疗中风病中经络(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3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治疗组:芪龙胶囊,对照组:消栓口服液)的方法,其中治疗组102例,对照组101例,其余200例为开放治疗组。结果:芪龙胶囊对中风病的愈显率为54.90%,总有效率为89.22%;对中医证候的愈显率为44.12%,总有效率为89.22%。芪龙胶囊治疗组优于消栓口服液对照组(P<0.01......

    作者:张琼;苗青;王伟 刊期: 2001- 02

  • 康莱特注射液抗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康莱特注射液(KLT)系从中药薏苡仁中提取有效抗癌活性物质,以先进工艺研制而成的供静、动脉注射的新颖脂肪乳剂。全国有关科研机构对KLT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KLT抗肿瘤机制为:1.KLT作用于肿瘤细胞G2/M期阻滞肿瘤细胞有丝分裂;2.KLT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3.KLT影响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能下调促癌生长基因bcl-2表达,上调抑癌生长基因P53的表达;4.KLT能显著抑......

    作者:李大鹏 刊期: 20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