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97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308/R
邮发代号: 46-21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3-9783
- 国内刊号:44-130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丹参素抗血小板凝聚作用的靶点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素(Danshensu,DSS)抗血小板聚集的分子作用机理及其可能的作用靶点,为丹参素及含有丹参素的中药在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凝血酶(thrombin)诱导血小板聚集,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丹参素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采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研究丹参素对血小板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ERp57和整合素αⅡbβ3的相互作用;用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PharmMapper预测丹参素抗......
作者:崔国祯;陈言;郭琳;李纳;单璐琛;李铭源;许贝文 刊期: 2017- 04
-
夏枯草水提物抗抑郁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夏枯草水提物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阳性对照药,0.02g·kg-1)组,夏枯草水提物低、中、高剂量(2,4,8g·kg-1)组,给药组连续8d灌胃给药.末次给药1h后,采用小鼠悬尾、强迫游泳以及自主活动试验对小鼠进行行为学观察,并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海马组织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
作者:刘亚敏;栗俞程;李寒冰;沈继朵;张跃文 刊期: 2017- 04
-
乳岩内消霜通过内源性caspase途径诱导乳腺癌前病变凋亡作用的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乳岩内消霜诱导乳腺癌前病变细胞凋亡的作用,探寻乳岩内消霜治疗乳腺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MTT法观察不同浓度乳岩内消霜透皮液对乳腺癌前MCF-10AT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CF-10AT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ting检测MCF-10AT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60只雌性未孕SD大鼠,采用二甲基苯并蔥(DMBA)联合雌、孕激素诱导癌前病变模型,同时使用霜剂涂抹大鼠......
作者:黄茂杰;马民;张桂娟;马义;别凤杰;颜显欣;吕燕红 刊期: 2017- 04
-
黄芩苷、 黄芩素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黄芩苷、黄芩素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中药生物膜抑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以变形链球菌10556为研究对象,以氯已定为阳性对照药,测试黄芩苷、黄芩素对变形链球菌的低抑制浓度(MIC);采用倍比稀释法对生物膜内活菌菌落计数;以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对生物膜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对生物膜的抑制率.结果形态学观察可见生物膜被破坏,基质样物变稀疏,细菌群聚大为降低......
作者:刘连;林航;黄若诗;孙平华;郭嘉亮 刊期: 2017- 04
-
丹参饮提取物A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抗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饮提取物A(DanshenYin'sextractsA,DSYEA)抗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冠脉结扎手术制备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取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含生药量78.7g·kg-1)、尼可地尔组(含生药量2.91g·kg-1)及丹参饮提取物A(DSYEA)低、中、高剂量组(含生药量3.88,7.76,15.52g·kg-1),正常组和......
作者:张月红;林辉;徐大量;赵慧;王硕辉;廖昔威;刘文杰 刊期: 2017- 04
-
枸杞多糖对加压诱导凋亡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对加压诱导凋亡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钾K+电流的影响,以探讨枸杞多糖对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取SD乳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原代培养,分为对照组,加压组,LBP各剂量组(100,250,500,1000μg·mL-1),对照组常规培养6d;加压组常规培养6d后用自行设计的加压装置加压80mmHg,1h;LBP各组常规培养5d后,加入不同浓度的LBP共培养24h后,再加......
作者:赵瑛;徐亚吉;邓永红;段俊国;路雪婧 刊期: 2017- 04
-
滇结香花不同提取部位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评价滇结香花不同提取部位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取昆明种小鼠11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阳性对照组,0.15g·kg-1)以及滇结香花石油醚提取部位、30%乙醇提取部位、60%乙醇提取部位、90%乙醇提取部位的低、高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0.1,0.3g·kg-1),各剂量组连续给药7d,腹腔注射0.2%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10mL·kg-1)建立急性肝损伤小鼠......
作者:南彩云;朱继孝;魏春华;蒋伟;钟国跃;李敏 刊期: 2017- 04
-
赤雹根总皂苷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IL-7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赤雹根总皂苷(TotalsaponinsfromThladianthadubiaroot,TSTR)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arthritis,CIA)大鼠血清、滑膜白细胞介素-7(IL-7)表达的影响,探讨TSTR治疗大鼠CIA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均于尾根部及背部皮内多点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C......
作者:田沂凡;佟继铭;马帅;刘永平 刊期: 2017- 04
-
养正散结汤对人胃癌癌前病变细胞增殖、 凋亡及抑癌性mi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养正散结汤对人胃癌癌前病变(PLGC)细胞增殖、凋亡及抑癌性mi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转化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MC细胞)作为PLGC细胞模型,以10%浓度的养正散结汤含药血清处理MC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实时定量PCR检测let-7a和miR-7的表达.结......
作者:邓海霞;杨乃坤;陈万群;朱景利;陈更新 刊期: 2017- 04
-
四君子汤对DFMO作用下的Caco-2细胞微绒毛结构及多胺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SJZT)对多胺合成特异性抑制剂二氟甲基鸟氨酸(α-difluoromethyornithine,DFMO)作用下的Caco-2人结直肠腺癌细胞微绒毛及腐胺(PUT)、精眯(SPD)、精胺(SPM)等多胺含量的影响,阐明SJZT的肠黏膜修复机制.方法大鼠灌服SJZT17g·kg-1,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2次,连续3d,末次给药1h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SJZT含药血清.......
作者:吴燕燕;朱志芳;陈婷;王晶;黎同明;王桂香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含体外培育牛黄的安宫牛黄丸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研究
- 2 旋覆花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研究
- 3 心脑舒通胶囊对高脂血症合并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乳酸含量的影响
- 4 HPLC法测定舒痹宁颗粒中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含量
- 5 消渴丸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 6 尿路康清热消炎作用的研究
- 7 虎杖提取物对模型大鼠滑膜组织黏附分子与核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 8 知母皂苷AⅢ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生长和Bax,Bcl-2 mRNA的影响
- 9 爽口香毒性试验研究
- 10 三味干姜散对两种实验性肝损动物模型的调控作用研究
- 11 二至丸煎剂及配方颗粒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12 HPLC法测定清肺抑火片中栀子苷的含量
- 13 HPLC法检查新生颗粒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 14 翅荚决明不同部位中山奈酚、大黄酸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15 HPLC-ELSD法测定清肺抑火丸中知母皂苷BII的含量
- 16 藏医学药用龙胆科植物药材品种与标准的现状分析
- 17 中药多糖抗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
- 18 土鳖虫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19 膝悦颗粒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 20 厚朴排气合剂治疗早期肠麻痹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