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97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308/R

邮发代号: 46-21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3-9783
  • 国内刊号:44-130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2011年第2期文章
  • 丹芪调经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丹芪调经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干膏得率和黄芪甲苷得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丹芪调经颗粒的提取工艺;以颗粒吸湿性、流动性和成型性为指标,对干法制粒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干压法制备得到的颗粒吸湿性、流动性和成型性好.结论优选得到的丹芪调经颗粒工艺稳定可行,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涂瑶生;高华宏;张建军;曾文雪 刊期: 2011- 02

  • 乌梅散水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目的优选水提取乌梅散中有效成分的佳工艺.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梅散中梓醇含量,以提取物中梓醇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乌梅散的提取条件.结果乌梅散的佳水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水煎煮1.5h,提取两次.结论乌梅散水提取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不使用有机溶剂、成本低廉.......

    作者:王智云;赵琳琳;吴金环;赵媛;肖倩;韩刚 刊期: 2011- 02

  • 心阳片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阳片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8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按1:1分为心阳片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心阳片口服,4片/次,3次/日.观察住院期间患者病死率、心衰恶化率、住院天数、心衰反复频数、血管活性药物静脉使用时间(VDUT)等指标,同时检测入院及出院时血浆脑钠肽(BNP......

    作者:吴辉;吴伟;李荣;陈宇鹏;王嵩 刊期: 2011- 02

  • 中药气味鉴别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在药材的传统质量评价体系中,气味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许多常用中药都具备特殊芳香气味,依据各具特色的气味有效地鉴别药材真伪、辫明优劣是传统中药质量评价重要内容.但因其缺乏客观性、准确性和可重现性而受到质疑与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方法用于评价有特征气味的药材质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气味鉴别研究的进展,认为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药学界对传统经验鉴别的不够重视,提出应用现......

    作者:许舜军;杨柳;谢培山;林伟基 刊期: 2011- 02

  • 从临床角度看中药新药适应症的定位

    中药新药的临床定位是中药新药研发的前提.作者从临床技术审评的角度,讨论目前中药新药开发中在临床适应症定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适应症的范围过宽、不符合中医药理论或不符合中医药临床实际,新药临床定位为预防用药导致临床试验的难度过大,适应症的概念和内涵存在学术争议者,按化学药物的思路定位中药适应症,适应症与药效学、毒理研究结果不一致等.中药新药临床定位应该尽量避免这些问题,才能降低中药新药开发的风险.......

    作者:刘炳林 刊期: 2011- 02

  • 脑忆源片中淫羊蕾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检测脑忆源片中淫羊蓉普在大鼠血浆中的血药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淫羊藿苷的血药浓度,药-时曲线数据经DAS药动学计算程序处理.色谱柱:PhenomenexlunaC,H(150mmx4.60mm,5Rm);流动相:乙睛-水(30:7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0nm.结果淫羊藿苷在0.25~13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

    作者:周改莲;王莲婧;林励;杨锦棠;庄金红 刊期: 2011- 02

  • 毛冬青皂苷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毛冬青皂苷(ilexsaponinA1)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性.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给予毛冬青皂普ilexsaponinA1(30mg/kg),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DAS2.0软件分析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静脉给药后,ilexsaponinA1在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α)=3.542min,t1/2((β)=17.636min,CL=......

    作者:李美芬;赵钟祥;林朝展;熊天琴;迟玉广;祝晨蔯 刊期: 2011- 02

  • 葛根素自微乳大鼠肠吸收的研究

    目的研究葛根素自微乳对大鼠肠吸收的改善作用.方法以离体大鼠外翻肠囊模型研究葛根素自微乳的肠吸收部位和促吸收效果,采用HPLC测定样品浓度,计算累计吸收率.结果葛根素自微乳在各肠段的累计吸收率比较依次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结肠;葛根素自微乳的累计吸收率显著高于葛根素混悬液.结论葛根素自微乳佳吸收部位为小肠中后段,尤其是回肠;与葛根素混悬液相比,葛根素自微乳能够显著改善肠吸收.......

    作者:陈小新;赖小平;谢称石;李耿;赵冉;原素;龙超峰 刊期: 2011- 02

  • 信息熵在指纹图谱相似度算法识别化橘红中的应用

    目的克服相合系数法或相关系数法在化橘红指纹图谱分析中的误判问题.方法提出了信息熵确定权重的相似度算法.结果该算法明显提高了对不同产地的23批次化橘红药材样品的识别有效度.结论本法为化橘红品种的快速识别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作者:魏航;林励;陈沁群;陈永刚;袁旭江 刊期: 2011- 02

  • β射线致皮肤放射性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发射的β射线,对不同照射剂量组造成的皮肤损伤进行对比,通过病理切片以及电镜的观察,研究皮肤放射性损伤的造模方法结果30Gy剂量组光镜下有明显改变并有凋亡小体形成;电镜结果显示细胞核固缩明显,细胞濒临死亡.结论采用直线加速器发射的β射线(照射剂量30Gy),能造成大鼠皮肤辐射损伤的模型,方法简单可行,效果可靠.......

    作者:倪晨;王贵均;赵爱国 刊期: 201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