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首页>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3-9783
  • 国内刊号:44-130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2017年第01期

川芎嗪与黄芪甲苷配伍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李玉梅;杨辛欣;韩旭;谢聪聪;韩光雪;张大方;王楚盈

关键词:川芎嗪, 黄芪甲苷,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过氧化氢, 氧化损伤, PI3K/Akt信号通路
摘要:目的:研究川芎嗪、黄芪甲苷及二者不同浓度配伍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H2O2诱导HUVECs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17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H2O20.2 mmol·L-1)、川芎嗪低、中、高(40,80,160μg·mL-1)剂量组,黄芪甲苷低、中、高(10,20,40μg·mL-1)剂量组,川芎嗪+黄芪甲苷两两配伍组。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川芎嗪、黄芪甲苷及其配伍对氧化损伤HUVECs增殖的影响,筛选出佳配伍比例。检测佳配伍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Annexin V- 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Akt/Akt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Akt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中剂量组、黄芪甲苷各剂量组及其配伍组均能不同程度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P<0.01,P<0.001),且川芎嗪(80μg·mL-1)+黄芪甲苷(40μg·mL-1)剂量组细胞存活率高,选为佳配伍组;川芎嗪(80μg·mL-1)+黄芪甲苷(40μg·mL-1)剂量组能降低细胞MDA含量(P<0.001),提高细胞SOD活力(P<0.001),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上调p-Akt/Akt蛋白及Akt基因mRNA的表达(P<0.001)。结论川芎嗪(80μg·mL-1)+黄芪甲苷(40μg·mL-1)剂量组对H2O2诱导的HUVECs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能缓解氧化应激诱导的HUVECs凋亡,其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