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97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308/R
邮发代号: 46-21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3-9783
- 国内刊号:44-130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HPLC法测定紫菀止嗽颗粒中紫菀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紫菀止嗽颗粒中紫菀酮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C18柱(250×4.6mm)为固定相;乙腈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03nm.结果紫菀酮在0.020~0.100μ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RSD=2.37%(n=5).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紫菀酮含量测定方法灵敏、准确、简单易行、重现性好.......
作者:张军;于红宇;蔡晓燕;罗绮祺 刊期: 2004- 03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山药中尿囊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山药中尿囊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考察各地山药质量的优劣.方法采用OD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39),检测波长为224nm,柱温30℃,流速0.8mL/min.结果尿囊素在0.24μg~2.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尿囊素的平均回收率为103.1%,RSD=2.0%(n=6).结论各地所产山药尿囊素含量有明显差异,该方......
作者:王海波;蔡宝昌 刊期: 2004- 03
-
SPE-HPLC法测定中成药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准确、可靠的葛根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固相萃取进行样品的前处理,样品经适当处理后加压流过固相萃取微柱,固相萃取微柱吸附溶液中强保留物质以保护分析柱,而被吸附饱和的葛根素流出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葛根素在0.2052~2.4640μg进样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心通口服液平均回收率达99.5%,RSD=1.67%(n=5);葛根药材平......
作者:方继辉;朱炳辉;邹玉婷;余锦雄 刊期: 2004- 03
-
六味地黄丸血中移行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对六味地黄丸的2种原型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RP-HPLC法建立了六味地黄丸体外指纹图谱及大鼠血清色谱指纹图谱,在此基础上通过标准品对照法确认六味地黄丸的原型血中移行成分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确认丹皮酚和马钱素为六味地黄丸原型血中移行成分,测定丹皮酚含量为0.93±0.01mg/g,马钱素含量为0.37±0.01mg/g.结论该方法以六味地黄丸入血成分的含量为指标,为更好地控制其......
作者:张宁;王喜军 刊期: 2004- 03
-
复方党参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党参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党参片中的党参、丹参、金果榄;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中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党参、丹参、金果榄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丹参酮ⅡA在0.050~0.45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48%,RSD为0.60%.结论该方法可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复方党参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珍藕;陈荣光;孙宁梧 刊期: 2004- 03
-
不同赋形剂对黄芩苷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赋形剂对黄芩苷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恒温加速实验考察黄芩苷在加入助溶剂(葡甲胺及葡萄糖)、增溶剂(普朗尼克F-68)和稳定剂(HP-β-CD)后的稳定性;黄芩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结果黄芩苷在加入助溶剂后有效期变短,在加入增溶剂和稳定剂后有效期延长.结论黄芩苷溶液中可加入普朗尼克F-68或HP-β-CD以增加药物稳定性.......
作者:张婷;朱婷婷 刊期: 2004- 03
-
白花蛇舌草不同部位基因组DNA的提取分析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不同部位基因组DNA的完整性及其对PCR扩增结果的影响.方法对白花蛇舌草不同部位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吸光度测定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白花蛇舌草的不同部位中完整基因组DNA的含量不同,而且其DNA指纹图谱也不一致.结论提取出完整的DNA是使下一步工作有意义的前提.......
作者:于永洲;朱淼;于治国 刊期: 2004- 03
-
正交试验法优选大黄提取工艺及其产物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优选大黄溶剂提取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大黄总蒽醌提取率的影响,对其产物进行分析,并进行药效学考察.结果以总蒽醌为指标,佳提取条件为药材5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0.5h;其产物泻下活性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优化提取条件可增强大黄提取物的泻下活性.......
作者:郑志华;祝晨蔯 刊期: 2004- 03
-
活血祛瘀法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法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初治或未缓解的住院及门诊患者10例,以活血祛瘀药治疗12周,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4周、8周、12周采用TUNEL法检测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凋亡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Bcl-2、p53基因,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上述基因mRNA表达.结果治疗后1周、4周、8周,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较前一个观察时点逐步增高......
作者:杨洪涌;孙金芳;陈志雄;赵珍品;古学奎;刘安平 刊期: 2004- 03
-
升降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升降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15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服用升降胶囊,对照组服用吗丁啉,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显著增高,胃排空率及正常胃电频率百分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升降胶囊通过多途径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动力,而且疗效确切.......
作者:孙维峰;孙桂华;徐伟;包力;蒋玲兰;钟武装;毛婷丽;董哲;王小春 刊期: 2004- 03
动态资讯
- 1 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红景天苷和酪醇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
- 2 雄黄及含雄黄复方的药理研究概况
- 3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 4 骨碎补对α-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 5 蚓激酶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 6 蛇床子活性成分R2止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7 溃结灵对UC大鼠结肠黏膜pERK1/2、pMEK1/2蛋白水平的影响
- 8 参麦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膈肌的保护作用
- 9 浮萍、紫丹参醇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生长的影响
- 10 养心透毒方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
- 11 姜黄素抗抑郁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 12 炙甘草汤对缺血缺氧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效应
- 13 通络醒脑泡腾片对拟痴呆小鼠中枢胆碱能神经功能的影响
- 14 HPLC法测定五指毛桃药材中补骨脂素和佛手柑内酯的含量
- 15 白香丹对PMS肝气逆证模型大鼠GABABR亚基分布及表达的影响
- 16 药物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方法概况
- 17 Ki67反义寡核苷酸及联合紫杉醇对PC-3细胞增殖的影响
- 18 雷公藤多苷片抗炎作用及伴随肝毒性研究
- 19 鸡血藤与阿胶升白细胞作用的比较研究
- 20 血小板信号转导及相关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