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首页>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3-9783
  • 国内刊号:44-130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2004年第03期

活血祛瘀法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杨洪涌;孙金芳;陈志雄;赵珍品;古学奎;刘安平

关键词:活血祛瘀, 药物诱导, Bcl-2, p53基因,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调控
摘要:目的探讨活血祛瘀法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初治或未缓解的住院及门诊患者10例,以活血祛瘀药治疗12周,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4周、8周、12周采用TUNEL法检测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凋亡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Bcl-2、p53基因,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上述基因mRNA表达.结果治疗后1周、4周、8周,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较前一个观察时点逐步增高(P值均小于0.05);但治疗后12周与治疗后8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患者Bcl-2基因及其mRNA、p53基因及其mRN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Bcl-2 mRNA、治疗后8周Bcl-2基因及其mRNA、治疗后4周和8周p53基因及其mRNA表达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活血祛瘀法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起效时间可能在治疗后第8周达到高峰,此后若继续用药,其疗效可能趋于平稳.其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P53基因及其mRNA水平表达,从而诱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