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首页>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3-9783
  • 国内刊号:44-130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2001年第04期

多棘海盘车提取物AST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高玫梅;蒋建敏;张横柳;许东晖;许实波

关键词:@丁二酸二-(3β-羟基雄甾5-烯-17-酮)酯/药理学, 心律失常/化学诱导, 氯仿/副作用, 乌头碱/副作用, 哇巴因/副作用, @氯化钡/副作用
摘要:目的:在四种动物模型上,研究从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中提取的活性物质经结构改造和修饰后得到的丁二酸二-(3β-羟基雄甾5-烯-17-酮)酯(代号AST)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应用氯仿诱发小鼠心室纤颤、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氯化钡(BaCl2)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四种经典动物模型,以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P),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心室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及心脏停搏(cardiac arrest,CA)为观察指标.结果:AST对四种不同原因所致动物心律失常均有一定的预防或治疗作用,ig AST能降低氯仿诱发小鼠VF的发生率,iv AST可明显增加乌头碱和哇巴因诱发VP、VT、VF和CA的用量,对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结论:AST可能同时作用于不同靶点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