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3-9783
- 国内刊号:44-130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中药有效部位组方通痹四味方的体内抗炎、镇痛及活血通络等药效评价
倪力军;颜玮韬;张立国;丁璐;史万忠
关键词:抗炎, 镇痛, 活血通络, 中药有效部位组方通痹四味方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有效部位组方通痹四味方(TBSWF)体内抗炎镇痛、活血通络的药效,探究其作为风湿骨病候选组方的成药性。方法随机将昆明小鼠分为空白组,阿司匹林组(AP 250 mg·kg-1),腰痛宁组(YTN 220 mg·kg-1),腰痹通组(YBT 560 mg·kg-1),通痹四味方(TBSWF)高、中、低剂量组(50,100,200 mg·kg-1),采用热致痛反应及醋酸致扭体反应模型考察组方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考察组方的抗炎消肿作用;采用角叉菜胶诱发的足跖肿胀模型考察组方对急性关节炎的抑制效果;在以上7组的基础上再加入一组模型组,采用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模型考察组方的活血通络作用。结果与空白组相比,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TBSWF中剂量组和AP组肿胀率均显著降低(P<0.05, P<0.01);热致痛反应模型, TBSWF高剂量组在给药后0.5 h能够显著延长痛阈值(P<0.01);醋酸扭体实验中各组扭体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其中TBSWF高、中剂量组的扭体次数均显著少于阿司匹林组及YTN、 YBT组(P<0.01);角叉菜胶诱发的足跖肿胀实验中TBSWF方高、中剂量组分别在给药后1 h和2~3 h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P<0.01)。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中AP及TBSWF各剂量组的吸光度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TBSWF在抗炎、镇痛、活血通络及小鼠足肿胀急性关节炎模型下的表现均优于腰痛宁胶囊和腰痹通胶囊,并且各模型下都至少有一个TBSWF给药组与阿司匹林效果相当, TBSWF对小鼠醋酸扭体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3个阳性对照药。通痹四味方可作为治疗风湿骨病的候选中药复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