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3-9783
- 国内刊号:44-130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二至丸煎剂及配方颗粒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吴甜;刘宪;闵剑斌;陈浩;李伟荣;林朝展;赵威;祝晨蔯;王奇
关键词:二至丸, 传统煎剂, 配方颗粒, 墨旱莲, 女贞子, 四氯化碳, 急性肝损伤
摘要:目的 研究二至丸传统煎剂及配方颗粒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9组: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1),二至丸高、中、低剂量组(14.796,7.398,3.699 g·kg-1),墨旱莲配方颗粒组(1.850 g·kg-1),女贞子配方颗粒组(1.850 g·kg-1),二至丸配方颗粒组(3.699 g·kg-1).采用小鼠腹腔注射0.1%CCl4(0.02 mL·g-1)油溶液复制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检测肝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提取肝组织中线粒体,检测线粒体中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和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内氧化应激相关蛋白Sirt1、NF-κB、TNF-α的蛋白表达;qPCR法检测Sirt1、NF-κB、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二至丸传统煎剂及配方颗粒、墨旱莲及女贞子配方颗粒均可以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及肝组织中氧化应激产物MDA的含量(P<0.01),显著增强肝组织匀浆中GSH-Px、SOD的活力(P<0.01),增加线粒体内ATP的含量(P<0.05,P<0.01)和降低线粒体内ROS水平,可以明显降低NF-κB、TNF-α的蛋白及基因表达(P<0.01),同时升高Sirt1的蛋白及基因表达(P<0.0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二至丸传统煎剂、配方颗粒及女贞子、墨旱莲配方颗粒能明显减轻肝组织炎性病变.结论 二至丸传统煎剂、配方颗粒及墨旱莲、女贞子配方颗粒对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