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97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308/R

邮发代号: 46-21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3-9783
  • 国内刊号:44-130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2003年第6期文章
  •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相关关系研究进展

    大量研究证实,炎症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冠心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炎症贯穿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作为炎症反应重要标志物之一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近年来受到重视.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健康人和AS患者体内CRP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CR......

    作者:吴辉;欧明 刊期: 2003- 06

  • 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介绍微波辅助提取中药成分的原理、特点,对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微波萃取技术在辅助中药成分萃取中具有适用范围广,萃取效率高,节省时间等优点.......

    作者:韩宇萍;宓穗卿 刊期: 2003- 06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与中药、天然药物注册管理特点之管见

    是依法具体实施药品注册管理的新规章.该办法是结合药品监管的工作性质,借鉴发达国家对药品管理的成功经验,将原等多个相关规定进行重新梳理、整合、提高而形成的.笔者对管理办法的特点进行了阐述与探讨.......

    作者:吕佳康 刊期: 2003- 06

  • 中药不良反应文献数据库的建立与互联网应用

    目的建立中药不良反应文献数据库,促进中药不良反应研究工作的开展.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中药不良反应文献数据库及相应检索系统,并将其运用于互联网.结果中药不良反应文献数据库能为为中药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以及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提供丰富的信息.结论该数据库的建立为开展互联网药学信息工作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模式,将对中药不良反应知识的普及和推动中药不良反应研究发挥......

    作者:邹元平;梁进权;邓响潮;王宁生 刊期: 2003- 06

  • 中药药源性疾病危害的概述

    通过对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文献的总结,发现中药对各脏器器官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例如壮骨关节丸、雷公藤、黄药子易引起肝损害;乌头碱类中药、博落回、蟾蜍对心脏的毒性较大;中药针剂易引起过敏反应;雷公藤口服中毒多伴有多器官损害等.中药引起的药源性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03- 06

  • 前列安栓的临床应用

    前列安栓是经肛门直肠途径给药的中药栓剂.作者作为该药的发明者,根据多年临床应用的经验与体会,从前列安栓的临床疗效、适应证、不良反应及应用体会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为临床治疗前列腺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崔学教;谢建兴;陈铭;王峻;郭志伟;邱云桥;丘勇超;黄坚;徐发彬;崔志斌 刊期: 200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