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978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308/R

邮发代号: 46-21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杂志名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3-9783
  • 国内刊号:44-130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2001年第6期文章
  • HPLC/ELSD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在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对近十年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的联用作一综述。[结果]ELSD在理论上可以检测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任何组分[结论]HPLC/ELSD已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的分析和检测。......

    作者:黄永焯;王宁生 刊期: 2001- 06

  • 关于中药新药审评的体会及建议

    新修订的于2001年2月28日颁布,并于2001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的实施,将对我国新药研究工作的科学和规范、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繁荣中医药事业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借此机会,针对原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本人多年从事药品审评的工作实践,谈一点个人的体会,供同行参考和指正.......

    作者:曹彩 刊期: 2001- 06

  • 本刊12卷(2001)总目次

    ......

    作者: 刊期: 2001- 06

  • 本期英文摘要

    ......

    作者: 刊期: 2001- 06

  • 以维护人民群众用药合法权益为中心积极做好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宣传贯彻工作——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陆惠兴局长在全省宣传贯彻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1年6月14日)

    同志们:新修订的(以下简称新修订),于今年2月28日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审议通过,江泽民主席已于当日签发了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并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对我们医药行业和药品监管系统来说,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和部署新修订的宣传贯彻工作,目的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广泛动......

    作者: 刊期: 2001- 06

  •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研制监管的有关规定

    药品研制,是指为申请药物临床试验和上市许可而进行药品研发的全过程,一般包括药物科研开发、新药临床前研究、新药临床研究、新药申报与审批等.药品的研制是药品整个社会化过程的源头,对药品的稳定性、安全性、有效性影响至关重大.研制过程规范,其结果才能科学可信,药品内在质量才有基础.唯其重要,一贯将药品研制有关行为纳入其调整范围,新修订的(下称本法)更对其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现结合学习体会浅述之.......

    作者:郭宇华 刊期: 2001- 06

  • 贯彻新修订药品管理法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邵明立副局长在广东省宣传贯彻新修订《药品管理法》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01年6月14日)

    同志们: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天在这里隆重集会,进行全省开展宣传贯彻新修订的总动员,拉开了宣贯系列活动的序幕.我高兴地看到,会议得到了省人大领导、各有关部门领导、新闻界朋友以及医药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关心、支持和帮助,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新修订的宣传贯彻行动是积极的、工作是扎实的,广东省各界对新修订的宣传贯彻是热情的,能够参加今天的会议我感到很高兴.今天的会议必将指导全省药品监管系统扎扎实实地开展......

    作者: 刊期: 2001- 06

  • 关木通肾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揭示关木通肾毒性的组织、细胞学机制.[方法]建立体内短期肾毒理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模型,分别观察关木通(9g/kg)及其复方(30g/kg)对体内动物模型、关木通鼠血清和关木通主要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及其鼠血清对体外细胞模型的毒性影响,并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马兜铃酸鼠血清中马兜铃酸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关木通组动物体重明显减轻(P<0.01),并出现蛋白尿和尿......

    作者:马红梅;张伯礼;徐宗佩;孙静美;李苓;史红;王同胜;王津生;戴品忠;杜文复 刊期: 2001- 06

  • 关木通复方肾毒性的临床前瞻性观察

    [目的]通过前瞻性临床观察,判断关木通复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颗粒剂KM-38旧方)是否有肾毒性,以便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监测经辨证在药典剂量(<6g)下短期(<60d)服用关木通复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颗粒剂KM38旧方)的病人,于服药前后体重、血压、血红蛋白及肾功能特别是尿中低分子量蛋白的变化.[结果]服药前后患者体重、血压、血红蛋白及肾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P>005)......

    作者:马红梅;张伯礼 刊期: 2001- 06

  • 马兜铃酸的毒性作用

    20世纪60年代对马兜铃酸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现示,其有抗肿瘤活性和增强机体白细胞的吞噬作用[1],随着对马兜铃酸和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临床的应用,发现其有较强的致突变、致癌作用及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肾毒性作用.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德国、埃及、委内瑞拉等国先后撤消含有马兜铃酸的制剂,1999年比利时、英国开始禁止进口、销售、提供含有马兜铃酸的产品,2000年美国FDA实施对进口药......

    作者:王宁生 刊期: 200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