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

期刊简介

               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冬季严寒!胰岛素用户必防2大睡前陷阱

时间:2025-01-03 11:31:39

在冬季严寒时节,对于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要应对寒冷对身体的普遍影响,更需特别关注两个潜在的健康隐患:一是胰岛素的正确储存与使用,二是夜间低血糖的风险。这些隐患若处理不当,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掌握相关知识并采取适当措施至关重要。

胰岛素作为一种生物制品,其稳定性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冬季低温环境下,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存放在2-8℃的冰箱冷藏室中。这是因为低温可以减缓胰岛素的降解过程,保持其活性。然而,一旦胰岛素被开封使用,就不应再放回冷藏室,因为频繁的温度波动会导致胰岛素失效或产生不良反应。正在使用的胰岛素最好存放在室温(2-25℃)条件下,这样不仅有助于维持胰岛素的稳定性,还能避免注射时的不适感。此外,患者在使用胰岛素前应确保药物已经恢复到室温,以避免冷刺激引起的血管收缩,进而影响到药物吸收。

另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风险。由于人体在夜间新陈代谢速率减慢,而胰岛素的作用仍在持续,这可能导致血糖水平过低,从而引发低血糖症状。为了减少这种风险,建议患者根据医生指导调整晚餐前后的胰岛素剂量,并密切监测睡前及夜间血糖水平。同时,选择长效或超长效胰岛素,并在睡前进行皮下注射,可以帮助稳定夜间血糖。此外,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后应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冬季严寒对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提出了额外挑战。正确储存和使用胰岛素以及预防夜间低血糖成为两大关键事项。通过遵循上述建议,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状态,确保安全度过寒冷季节。